一、麻辣小龙虾的都有什么香料
辅料:郫县豆瓣酱2汤匙、老抽30克、生抽50克、黄酒50克、花椒4克、干辣椒少许、葱花少许、生姜片10克、蒜瓣10克、油50克
1、先把小龙虾放入水斗里,注入清水,等浑浊了再换清水,反复几次至水清为止。
2、把小龙虾抓起,这样抓哦,任凭它张牙舞爪也不会伤到手,把尾部中间的肠线抽出,抽的时候用手左右捏一下,这样就很容易抽出了。
3、再用刷子,边刷边用流动水冲洗干净。
4、备好调料(花椒小葱干辣椒蒜片生姜片和郫县豆瓣酱)。
5、热锅倒入油,温油先把花椒爆香,等油热后再把郫县豆瓣酱炒出香味后把姜片,蒜片和干辣椒倒入炒匀。
6、把小龙虾倒入翻炒至变色倒入黄酒,也可以用料酒或者啤酒代替。
7、加入生抽和老抽翻炒均匀后再倒入热水,水量能浸没龙虾,加盖大火烧开后转中火。
8、烧到小龙虾熟透后倒入葱花熄火,不要急于捞起,在汤汁里浸泡一段时间会更加的入味。
二、麻辣小龙虾附香料配方
1、食材:小龙虾2斤,麻椒20克。
4、色拉油烧至9成热,将洗好的龙虾放入油中炸至红色捞出,备用。
5、锅中放入色拉油120克,放入麻椒20克,麻椒炸制金黄色,接着放入姜片20克,葱片15克,放辣椒段20克,辣椒丝20克,郫县豆瓣酱50克,甜面酱30克,辣妹子辣椒酱20克,料酒20克,炒出香味。
6、底料炒好后,放入麻辣小龙虾香料50克,鸡精20克,味精20克,盐5克,白糖5克。
7、把炒好的底料,倒入提前炸好的龙虾锅里。
8、加入清水40克,和底料、龙虾搅在一块,使龙虾更好的入味。
9、提前做好放在盆里就可以,等客人点的时候,直接加热就可以了。也可以放些辣椒段、香菜、蒜和龙虾在一块炖。
10、麻辣小龙虾秘制香料配比:草果、白寇、八角(85克),孜然、草寇、小茴香、香叶、肉蔻、(70克),当归、干辣椒、枝子、荜拨、桃草、香茅草、(50克),香果、良姜、香砂、砂仁、(30克),陈皮、党参、白芷、三奈、甘草、木香、肉桂、桂丁、花椒、丁香、淮山药(25克),香料按照上面的克数称好,全部搅拌均匀,稍微一打碎。
三、十三香龙虾调料的作用
1.甘草,别名甜草,蜜草,甜根子,甘、平、无毒,此草为最为众药之主,经方少有不用者,犹如香中有沉香,补中益气,缓急止痛,泻火解毒,润肺祛痰,对脾胃虚弱,中气不足,肺瘘咳嗽有明显效果,坚筋骨,长肌肉,信气力,可以轻身延年。
2.杜仲,又名思仲,川仲,以树皮及叶入药,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,杜仲皮有补肝肾,强筋骨,降血压的功效,对肾虚腰痛,高血压有疗效。
3.天麻,又名赤箭,明天麻,为名贵中药材,能祛风定惊,平肝息风,对眩晕,手脚麻木有功效。
4.干姜,分南姜和北姜,鲜品为生姜,干品为干姜,由于长期选育和栽培的结果,形成药姜和菜姜两大品种,药姜是干姜的来源,辛、温,有温中、敬寒回阳通脉,温肺化欲的功能,具有调中下气,消化食物,有解酒的作用。
5.甘松,辛、甘、温,近似香草、药理,调理食欲不振,气郁胸闷。
6.木香,有广木香、云木香两种,气热、味辛、苦,气味浓香。健脾和胃,行气止痛,对胸腹胀满疼痛,呕吐泄泻有效。
7.肉桂,具有补阳,温肾,祛寒,通脉,止痛功效。
8.孜然,原产于新疆,现大部分都是甘肃孜然,主要散发出一种香味,清香型。
9.香叶,是一种香料,国内香叶质量差,进口香叶,香气浓郁,有较强的防腐作用。但进口香叶比国产香叶价格高几倍。
10.辛夷,辛夷的原植物是立兰,辛温无毒,久服下气,轻身明目,延年益寿,具有祛风散寒,通肺宣窍的功能。
11.八角,别名大茴香,温,具有祛寒温、理气止痛和胃调中功能,调理腰部冷痛,胃部胀闷及受寒引起的呕吐有功效,抗菌、促进胃肠蠕动、增加白细胞。
12.阳春砂,辛温,是腌制卤菜的佳品,价格昂贵。
13.海带,有寒、温两属性,寒:消痰软坚,利水消肿,降血脂,抗凝血,降血糖;增强免疫功能;抗放射作用。温:补肝肾,强筋骨,安胎,利尿降压;提高免疫
14.桂皮,热,补火助阳,保进胃肠蠕动;具有镇痛、镇静、抗惊厥、抗菌、抗炎、抗溃疡的作用。
15.胡椒,热,温中散寒,下气止痛,止泻,开胃。
16.荜茇,气热味辛,热,温中散寒,下气止痛。服用多了,能走泄真气,让人感到肠胃虚脱,因而具有降低脂肪的功效,对头痛、牙痛有绝佳疗效,对消化不良,心律失常有效果。
17.山楂,北山楂为优质品,别名红果子,微温,具有消食积,散瘀血功能,可以保进消化,降脂、降压,抗菌利尿。
18.陈皮,别名橘皮,温,理气降逆,调中开胃,燥湿化痰,理气健胃,主治胃腹胀满,促进消化;有抗炎;祛痰平喘;提高免疫之功效。
19.花椒,温,温中止痛,杀虫,止痒,抗炎,抗溃疡,抗菌,止腹泻;保肝;具局麻作用,对肠平滑肌运动有双向作用。
20.枸杞子,平,养肝,润肺,滋肾、益精明目,增强免疫;延缓衰老;降脂,抗脂肪肝;降血糖。
21.大枣,平,补脾胃,益气血,安心神,调营卫,和药性。催眠;护肝;增强肌力;抗肿瘤
22.丁香,温,温中降逆,温肾助阳,保护脾胃,食用它,保进胃液分泌,保护胃粘膜;具抗菌,杀虫,镇痛的功效。
23.小茴香,别名土茴香,香丝菜,温,温肾暖肝,行气止痛,祛寒止痛,理气和胃。促进胃肠蠕动;抗溃疡;利胆,保肝。
24.白芷,辛温,无毒,祛风除湿,通窍止痛,消肿排浓。解热镇痛,抗炎;有间接促进脂肪分解和抑制脂及合成作用,寒热腹痛,牙痛都有疗效。
25.薄荷,凉,散风热,清头目,利烟喉,透痉解郁。解痉作用;保肝,利胆;抗身长生物、抗炎。
26.黑芝麻,平,补益肝肾,养血益精,润肠通便,降血糖;延缓衰老;补僧肝肾;润肠通便。
27.大蒜,温,温中行滞,解毒,杀虫。抗菌,抗病毒,杀原虫;降脂,抗动脉粥样硬化。抑制血小板凝聚;提高免疫;抗肿瘤;保肝。
28.草果,温,燥湿温中,止呕吐。镇痛;抗菌;保进消化。
29.砂仁,温,化湿开胃,行气开胃,温脾止泻。增进胃肠运动;抗血小板凝聚。
30.肉豆蔻,温辛,温中散寒,行气消食,对心腹胀满,胃弱呕逆,脾肾不足,食欲不振有效,镇静,抗炎,抗肿瘤,对平滑肌先兴奋,后抑制。
31.白豆蔻,温,辛,无毒,化湿行气,对胃冷恶心,小儿吐乳有疗效,温中止吐,开胃消食,促进消化
32.山柰,温,温中除湿,行气消食,止痛,温中散寒,化浊,行气,消肿止痛,对胃寒痛,消化不良有功效,对肠道平滑肌小剂量呈兴奋作用,促使粘膜充血。
33.香椽,(似陈皮)利气止痛优于陈皮
34.高良姜,此姜出于高良郡(现广东阳春一带),因而得名。热,温胃散寒,理气止痛,帮助消化,对腹部因受冷而痛,胃寒呕吐,嗳气吞酸都有疗效,其食用功效,抗菌,利胆,助消化。
35.九里香,温(有小毒)行气活血,散瘀止痛,解痉作用,局麻作用,抗生育作用(子宫兴奋)。
36.当归,苦,温,补血,活血,调经止痛,润燥滑肠。抗血小板凝聚,抗心律失常,抗肿瘤,治血虚头痛,眩晕。
37.山药,别名怀山药。平,补脾,养肺,固肾益精,具有健脾止泻,益肾补肺功效,降血糖,促进消化,提高免疫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