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椒香叶桂皮各种香料什么作用
炒菜用的配料,桂皮,八角,香叶是日常佐餐的必备品,适量可以调节饭菜香味,过量则会伤身。桂皮,八角,香叶是日常佐餐的必备品,适量可以调节饭菜香味,过量则会伤身。花椒、八角、香叶,桂皮属于热性调味品,但一般来说做饭是不会放太多香料的,所以基本没什么影响。建议饮食均衡,三餐定时定量,孕期营养过剩也是不好的。
常用香料的用途和用法
1、小茴香:增香型
小茴香是一种非常常用的调味品,是烧鱼炖肉、制作卤制食品时经常用到的香料。能够有效去除肉腥味,使之重新添香。用量比例一般肉类是500g,茴香1-2g;酱汤卤水,一般是25kg汤,25-30g丁香。
2、八角:增香型
八角常用用于煮、炸、卤、酱及烧等烹调加工中,常在制作牛肉、兔肉的菜肴中加入,可除腥膻等异味,增添芳香气味,并可调剂口味,增进食欲。用量比例一般肉类是500g,茴香2.5-5g;酱汤卤水,一般是25kg汤,40-50g丁香。
3、桂皮:增香型
味道甘香、略带微辣,可以增加香味。常见的桂皮可分为桶桂、厚肉桂、薄肉桂。桶桂质量最好颜色为土黄色,可以切碎使用,常用于炖肉、烧鱼、卤水等。
4、花椒:增香型
主要增加麻味,用于烹饪、炖汤、卤水以及调制花椒油,椒麻汁等。如果是制作卤水/者酱汤,50千克的水或汤添加花椒的用量不要超过120-150克。
5、丁香:增香型
香味道是辛、香、苦,主要用于蒸、烧、煨、煮、卤等菜肴,如丁香鸡、丁香牛肉、丁香豆腐皮等。用量比例一般肉类是500g,丁香1g;酱汤卤水,一般是25kg汤,10g丁香。
6、香叶:增香型
即桂树之叶。味道、用途、属性、功用与桂皮相同,但味道较淡。特别适宜肉类烹调,在炖煮肉类(500g肉需要1-2片),调制卤水(25kg需要15g左右)以及腌制食品中都能够起到很好的增香祛异的作用。
7、百里香:增香、遮腥型
在烹饪海鲜、肉类、鱼类等食物时,加入少量百里香粉可有效祛除腥味,增加菜肴风味。用于腌制鸡、鸭、羊肉、牛肉,再用来烤制,香味尤为突出。
8、孜然:增香、遮腥型
孜然,香辣味浓郁,是烧烤食品必用的佐料,主要用于调味,提取香料等。
9、辛夷:增香
在炖、烧、焖制各种肉类原料时经常应用,用量比例一般肉类是500g,辛夷1-1.5g;酱汤卤水,一般是25kg汤,7g以下。
10、白扣(白蔻仁):增香祛异
作为调味料,可去异味,增香辛。卤菜中必备的。一般家里烧鸡烧鸭也必须要,香味十足!
11、砂仁:增香去腥
中药材,行气调味,和胃醒脾。味辛,性温,有浓郁香气,主要用于去腥增香。
12、白芷:祛异去血腥
属香草类草本植物,主要作用是除腥去膻,脱臭除异(对于鱼腥和羊肉膻味特别管用),常用在酱汤卤水、香肠、腌肉、炖鱼(加1-2片遮腥作用明显)、炖羊肉(1kg羊肉加入3-5g白芷)。
13、草蔻:祛异提香
具有去除膻味、怪味,增加菜肴特殊香味的作用。它还可以用于火锅底料、香锅酱料、水煮料、还有各类卤水、十三香的制作中,其添加量为每份底料3克-9克。其次是制作牛肉、羊肉、猪肉、鱼肉时添加,添加量依次是每千克5克、6克、3克、3克。
14、山奈:去腥提香
山奈不仅能去腥,还能提鲜增香,能诱出食物的香味,增进食欲。烹调中多用于烧、卤、麻辣火锅、炖牛羊肉,或猪蹄、鸡肉等,用三奈和生姜做鱼,既能解除鱼腥,又可使鱼酥嫩相宜,香气横溢。用料比例:每500g肉类,添加山奈5g;酱汤/卤水,一般是25kg汤,山奈不超过40g。
15、甘草:去腥提香
可起到去腥的作用,在卤水中可以赋予食材甜味和香气。
香料老扣作用
老扣也就是老蔻,是姜科的一种多年生豆蔻类植物,老蔻宿根草本,根茎较为肥大,植株外形酷似焦藕,是一种提味去腥的香料。
老蔻是草豆蔻的一个别名,果实的外形为长圆形,或者扁圆形,顶部略尖,基部略呈现三角形。表面整体呈现灰棕色,质地坚硬,将外壳打开后,内部呈现白色蜡质物质,会散发一种独特的香味,具有去除膻味、怪味,增加菜肴香味的作用。
栀子在香料的作用
黄栀子是香料中为数不多的具有上色作用的天然香料,像平时熬制卤水、卤肉时,都可以放入上色,其含有的天然黄色色素可以让菜品长时间不掉色。但是,我们在烹调时要注意:黄栀子带有苦味,在使用时一定要控制其用量。
各种香料的作用与用法
各种调味料的作用
(一)液体味料
酱油:可使菜肴入味,更能增加食物的色泽。适合红烧及制作卤味。
蚝油:蚝油本身很咸,可以糖稍微中和其咸度。
沙拉油:常见的烹调用油,亦可用于烹制糕点。
麻油(香油):菜肴起锅前淋上,可增香味。腌制食物时,亦可加入以增添香味。
米酒:烹调鱼、肉类时添加少许的酒,可去腥味。
辣椒酱:红辣椒磨成的酱,呈赤红色黏稠状,又称辣酱。
可增添辣味,并增加菜肴色泽。
甜面酱:本身味咸。用油以小火炒过可去酱酸味。亦可用水调稀,并加少许糖调味,风味更佳。
辣豆瓣酱:以豆瓣酱调味之菜肴,无需加入太多酱油,以免成品过咸。以油爆过色泽及味道较好。
芝麻酱:本身较干。可以冷水或冷高汤调稀。
蕃茄酱:常用于茄汁、糖醋等菜肴,并可增加菜肴色泽。
醋:乌醋不宜久煮,于起锅前加入即可,以免香味散去。白醋略煮可使酸味较淡。
鲍鱼酱:采用天然鲍鱼精浓缩制造而成,适用于:煎、煮、炒、炸、卤……等等
XO酱:大部份主要是由诸多海鲜精华浓缩而成,适用于各项海鲜料理。
(二)固体味料
盐(低钠盐):烹调时最重要的味料。其渗透力强,适合腌制食物,但需注意腌制时间与量。
糖:红烧及卤菜中加入少许糖,可增添菜肴风味及色泽。
味精:可增添食物之鲜味。
尤其加入汤类共煮最适合。
发粉:加入面糊中,可增加成品之膨胀感。
面粉:分为高、中、低筋三种。制作面糊时以中筋面粉为区。用于沾粉油炸时则具著色功能。
甘薯粉:多用于油炸物之沾粉。
亦可作为芡粉。
生粉:为芡粉之一种,使用时先使其溶于水再勾芡,可使汤汁浓稠。此外,用于油炸物的沾粉时可增加脆感。用于上浆时,则可使食物保持滑嫩。
小苏打粉:以适量小苏打腌浸肉类,可使肉质较松滑嫩。
豆豉:干豆豉用前以水泡软,再切碎使用。湿豆豉只要洗净即可使用。
(三)辛香料
葱:常用于爆香、去腥。
姜:可去腥、除臭,并提高菜肴风味。
辣椒:可使菜肴增加辣味,并使菜肴色彩鲜艳。
蒜头:常用之爆香料,可搭配菜色切片或切碎。
花椒:亦称川椒,常用来红烧及卤。花椒粒炒香後磨成的粉末即为花椒粉,若加入炒黄的盐则成为花椒盐,常用於油炸食物沾食之用。
胡椒:辛辣中带有芳香,可去腥及增添香味。
白胡椒较温和,黑胡椒味则较重。
八角:又称大茴香,常用于红烧及卤。香气极浓,宜酌量使用。
干辣椒:可去腻、膻味。将籽去除,以油爆炒时,需注意火候,不宜炒焦。
红葱头:可增香。
切碎爆香时,应注意火候,若炒得过焦,则会有苦味。
五香粉:五香粉包含桂皮、大茴香、花椒、丁香、甘香、陈皮等香料,味浓,宜酌量使用。
鱼露鱼露除咸味外,还带有鱼类的鲜味。故潮州菜烹制菜肴,厨师多喜欢用鱼露,而不用食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