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为什么肉夹馍不叫馍夹肉
1、第一,因为古汉语。关于这一点有两种说法,一种说的是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是“肉夹于馍”,因为省略了一个于字,所以变成肉夹馍,也有的人说是因为古代的时候,我们习惯从右到左来读,可是新时代原来我们一直都是从左到右读,也正是因为这样就把馍夹肉错读为了肉夹馍。
2、第二,因为方言。一开始是叫馍夹肉,但是方言中这三个字听起来好像“没夹肉”一样,所以大家就反过来读了,这样就读成了肉夹馍,这样大家就不会误以为没有肉了,而且也能够以为肉很多,因为听到的第一个字就是肉。
3、第三,本身就是一种特色。在陕西夹馍本来就是一种美食,就是将馍掰开以后加入各种食材而这里的夹馍是一个名词,我们吃的肉夹馍里面夹的是肉,所以叫肉夹馍,如果加的是菜,那么就叫做菜夹馍。
二、肉夹馍为什么叫肉夹馍不叫馍夹肉
1、“肉夹馍”的叫法是古汉语的省略句式,其意为“肉夹于馍中”。
2、其实叫做肉夹馍的原因是因为运用了古汉语的倒装,肉夹在馍中其实就是“肉夹于馍”,于是为了方便,人们便直接将它就叫作“肉夹馍”。肉夹馍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食物,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于肉夹馍的食物了,只不过那时,肉夹馍用的肉是腊汁肉,又叫寒肉,所以又叫做寒肉饼。
3、肉夹馍,实际是两种食物的绝妙组合:腊汁肉,白吉馍。肉夹馍合腊汁肉、白吉馍为一体,互为烘托,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。馍香肉酥,肥而不腻,回味无穷。腊汁肉历史悠久,闻名中国,配上白吉馍,有着中式汉堡的美誉,扬名中外,深受人们喜爱。
4、陕西肉夹馍可以按地区分成三大类,西安、岐山和潼关。西安的肉夹馍全称为白吉馍夹腊汁肉,馍自然是大名鼎鼎的白吉馍。据目前西安的百年老店樊记肉夹馍称,白吉馍的手法与当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,慈禧太后一路小跑来到西安逃难有关。
5、某夜慈禧的厨子离开行宫出门刨食,遵循着香味来到了一个樊姓的肉夹馍店旁边,看着店主老樊为人老实,就传授了一套北派打饼的技法,人称“白吉馍”。
三、肉夹馍为什么不叫馍夹肉
1、“肉夹馍”的叫法是古汉语的省略句式,其意为“肉夹于馍中”。根据汉语的习惯,关键的主语一般后置,起修饰作用的成分放在前边。
2、“肉夹馍”,说到底是一种馍,因此“馍”作为主语在后;夹肉是这种饼的特点,因此作为修饰放在前边,是“夹肉的馍”;最后为强调“肉”,提到最前,“肉夹馍”。
3、此外,“肉夹馍”的叫法,其主语也许不是“馍”,而是“夹馍”,指一种夹了料的馍。这种说法还有很多,比如“馅饼”指有馅的饼,“灌饼”指内部灌有馅料的饼等等。然后肉作为宾语,指明夹馍的馅是什么。
4、在陕西,不只有肉夹馍,还有鸡蛋夹馍,花干夹馍,菜夹馍的说法,如果用“馍夹肉”的解释就说不通了。而根据相同的构词原理,鸡蛋灌饼,肉馅饼等等也可以这么解释。
5、2016年1月,肉夹馍入选陕西省第5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6、陕西地区有使用白吉馍的'腊汁肉夹馍'、宝鸡西府的肉臊子夹馍、潼关的潼关肉夹馍。其中的腊汁肉,相传战国时已有制作,相沿成习,流传至今。
7、在《周礼》一书中提到的'周代八珍'中的'渍'就是它。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记载的'腊肉'制法,与今天腊汁肉的制法基本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