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泸西凉米线的汤料做法
1、凉米线制作,重点在一个“凉”字——凉汤的勾兑。
2、汤不好,凉米线就做不好,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。广东人善煲汤,听他们说,煲汤秘密,除了食材,剩下来的就是时间。大火旺火煲不出好汤,必须是用小火文火,慢慢的来,悠悠的煲,急不得。晚上要吃,中午就要开始煲。我常熬米粥,用一千度的炉火,粥漫溢出来,熬煳了。八百度也不行,五百度也不行,最佳炉温是120度。漫长时间,粥在锅里,不动声色,然后噗突噗突沸腾几秒钟。就这样,反反复复熬成的粥,才有喷香味道。
3、康氏凉品,包括了凉米线、凉卷粉、凉面条、凉鸡。其实,泸西街市上出售的凉品,也就这些品种。它的创始人康宝元在世时,我已经参加工作了。康大师傅在老街团铺子前面的树荫下摆摊,卖凉米线。两把高脚凳子,上面放块油亮案板,米线和各种调料置于案板上,凉汤盛在一个紫色陶缸里。老人家面容清癯,个把不高,戴白帽,穿青衣,手袖套在腕臂上。拿着一个长把勺子,究竟是竹勺还是钢勺,记不起来了。夫人把米线抓好,递给他。康大师傅接过米线,手肘略微弯曲,捧着两碗,当时米线大碗比现在的小多了。勺子在各种调料间,像蜻蜓点水那样,快速地沉下,浮起来,倒进米线碗去。要得了,摆放在案板上。顾客自己端过来,围桌坐着吃。有人中途去问康老板讨要,希望再加给一点汤。康老板说:“要米线可以给,汤就不给了。”康氏凉品的特色在汤,奥秘就在汤。
4、我们小时候,泸西县城老街上,只有大馆子这家国营食堂出售凉米线。装在一个丁马村烧制出来的白色土大碗里,三分钱一碗,便宜得让今天的人不敢想。这样的凉米线吃在嘴里,真的只剩点醋酸的味道了,油香酸甜是没有的。可在那时,仍然顾客盈门,卖得热火朝天,案桌前排满了等待购买的人。食物匮乏的年代,一切都不能用今天的思维去看待。
二、米线简单的做法是什么汤料的配方是什么
鸡胸脯、猪肚头、猪腰子、乌鱼肉、水发鱿鱼、油发鱼肚、火腿、香菜、葱头、鹌鹑蛋、净鸡块各20克,水发豆皮、白菜心、碗豆尖、葱、豆芽菜、蘑菇各50克,米线200克。
1.把肉料分别切薄片,有味的焯水后漂凉装盘;
2.其余各料另锅焯水,漂凉后切段装盘;
3.香菜、葱切碎和油辣椒及烫过的米线一同上桌;
4.鸡油烧至7成热时装入碗中,倒入烧开的清汤,加调料上桌;
5.食时先将肉片烫至白色,下绿菜稍烫,再下米线,撒少许葱花、香菜即成。
首先准备好一半只鸡、香菇、生姜、花椒、八角。我们先把鸡洗干净,然后放到已经烧热的油锅里面,把鸡适当的油炸一些,然后把生姜以及花椒放进去一起炒三分钟,然后就放比鸡多四倍的水记得要放香菇,先大火煮半个小时然后在小火煮一个小时。
三、麻辣米线汤料的做法
1、一、制作高汤:猪脊骨二斤、猪筒骨二斤、老母鸡五斤,洗净放入汤桶中,加入三十斤左右清水,大火烧开撇去浮沫。加入适量姜块,转小火熬四小时左右,煮去三分之一时滤渣留汤,小火保持高汤微开备用,放入三两左右盐,有些饭店为了提味增香还会放入骨汤膏。
2、二、制作麻辣料:起锅烧油,放入二荆条干辣椒一斤、青花椒四两,搅均炒香。倒出磨成碎末盛入容器中,加适量盐。再起锅烧油至七成热,分三次倒入容器中搅匀即成。
3、肉丁一斤,加二十克盐,十克老抽,五克肉宝王腌二十分钟。起锅烧油,放入肉丁炒至干香,加入六两高汤烧开后用五克酱油调好色,放入一斤二两米线酱煮两分钟盛入容器中备用。
4、四、制作米线酱:起锅倒入清水,放入半斤子弹头干辣椒、一斤二荆条干辣椒,中火烧开小火煮二十分钟,捞出去籽磨成泥状。将丁香二克、孜然二克、白芷四克、桂皮五克、砂仁五克、香茅草五克、陈皮五克、草蔻七克、小茴香八克、香叶十克、八角十克、白蔻十五克,磨成香料粉。
5、五:锅中放入熟菜籽油五斤、熟猪油二两,小火烧至三成热时放入辣椒泥,郫县豆瓣四两和红油豆瓣四两,小火炒至水分蒸发后加入花椒四两,二两泡姜碎,二两炸香的姜末,二两炸香的蒜沬,二两白酒,一两冰糖,一两醪糟,一两豆豉,小火熬香。加入磨好的香料粉,搅拌均匀后起锅自然冷却即成米线酱。
6、六、一碗米线看似简单,其实不然,这么复杂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才能开煮米线。每碗用料:熟鹌鹑蛋两个、熟花生米碎十克、绿豆芽十克、豆皮丝十克、海带丝二十克、小青菜二十克、干米线四两、高汤一斤、香辣肉酱三十克、盐六克、鸡粉五克、味精五克、胡椒粉五克、麻辣料适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