酱汤和卤汤有什么区别(卤指的是什么)

日期:2024-02-13 16:16:17 作者:

酱汤和卤汤有什么区别(卤指的是什么)

卤水和酱菜的区别

一、南卤和北酱的同与不同

相同点之一:“容貌”相同

做南方卤菜时,通常是先把原料放人事先调好的卤水锅里,然后慢慢地浸卤至熟。由于调制卤水时加了酱油、糖色等上色调料,所以卤出来的成品色泽多以酱红色为主。而调制出来的白卤水,里边就不会添加这些上色料,成品则是以原料的本色为主。

而北方酱菜的做法,也是把原料放入加了酱汤的锅里,然后开火慢慢地酱卤至熟。因为酱汤是用黄豆酱(或面酱)、酱油等原料熬制成的,所以酱制出来的成品外观色泽多出酱红色为主。这么看来,南卤和北酱在“容貌”上相同。

相同点之二:“味道”都很浓郁

无论是“南卤”,还是“北酱”,调味时都少不了要加入角、桂皮、香叶、豆蔻、大葱、生姜等香料,这就使得卤菜和酱菜在味道上基本相似,都带着香料味儿。

不同点之一:汁水不同

卤水的特点是越用越香,如果是连续卤了十几年的话,那肯定会被厨师视作宝贝了。可是北方人做酱菜时,却很少有用到陈年酱汁的,因为酱汤从来都是现用现调,但因为在调制过程中加入了北方的黄豆酱,所以酱出来的成品味道也并非淡而无味。

酱菜之所以少用陈年酱汁,是国为北方人在酱菜的过程中,并不像南方人做卤菜时那样会用到大量的卤水,他们通常都是用较少的酱汁去酱制,等到把原料酱制熟以后,先前浓稠的酱汁也就全都均匀地裹在了原料的表面,锅里的汁水也几乎没有人。这便是酱菜卤菜做法的第一个不同点。

不同点之二:吃法不同

通常,南方的卤菜都是热卤凉吃,而北方地区酱菜的吃法既有些相同于卤菜,又有些不同,比如吃酱牛肉而言。先把刚酱熟的牛肉取出来晾晾,切成片后再装盘上桌(可以浇上晾晾的酱汁)。冷吃酱牛肉,可以保持牛肉筋韧的口感;而热吃的话,就达不到这种效果。另外像酱鸡、酱鸭、酱骨头这样一些菜肴,一般都得趁热吃,即使放了一天后,那也可以回锅加酱汁加热食用。

各种卤料卤水中起什么作用

各种卤料在卤水中起的作用:黑胡椒,作用:增辣味、调和滋味。白胡椒,作用:增辣味、祛异味、增香味。灵草,作用:增香。荜拨,作用:增香。香叶,作用:增香。莳萝(千里香、土茴香),作用:增香。香茅,作用:增加特殊香味、遮盖异味。荆芥,作用:增香、遮腥。百里香(地椒),作用:增香、遮腥。丁香(公丁香),作用:增香。甘松,作用:增香。小茴香,作用:增香。云木香(木香、广木香),作用:增香。辛夷(毛桃),作用:增香。排草(香草),作用:增香。香菜籽,作用:增香。芹菜籽,作用:增香。紫苏,作用:鱼肉增香祛腥料。砂仁,作用:增香祛腥。白豆蔻,作用:增香祛腥。肉豆蔻(玉果),作用:增香祛腥。草豆蔻,作用:增香祛腥。红豆蔻,作用:增香。五加皮,作用:增香。白芷,作用:遮盖鱼的腥味和羊肉的膻味。川芎(香果),作用:遮盖鱼的腥味。草果,作用:遮盖异味。干姜,作用:增加姜辣味、遮盖异味。良姜(干南姜、高良姜),作用:遮盖牛羊肉的异味,跟姜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。

南姜,作用:

1.制作卤水必不可少的用料。2.祛除绝大多数食材的异味,牛羊肉、贝壳类海鲜、禽类都适用。桂枝,作用:遮盖异味。独活,作用:遮盖鱼的腥味。桂皮(肉桂),作用:遮盖所有红肉类食材的异味。山柰(沙姜),作用:遮盖牛羊肉的异味。月桂,作用:遮盖牛羊肉的异味。紫草,作用:1.为红油或自制鲜辣酱增加鲜红色。2.用来制作川式卤水,同样是调节卤水的红亮度。红花,作用:专给高档菜调色,带给食材或者汤汁金黄的颜色。姜黄,作用:1.制作咖喱粉或者成品需要色泽金黄的鸡菜,如给盐焗鸡调色。2.是跟姜一样,用来遮盖异味,多用于调制卤水或酱汤。3.在西餐中可以用来烹制牛羊肉。黄栀子,作用:专用于给卤水或酱料调色。陈皮,作用:有轻微苦味,一是调节卤水或者酱汤的复合味,同时增加香味;二是用来制作陈皮鸭的主料;三是缓解鱼的腥味。当归,作用:增加汤料的滋补功效,也有遮盖羊肉膻味的作用。淮山,作用:增加汤料的滋补功效。甘草,作用:香味很轻微,甜味明显,主要调节卤水或者酱汤的复合味。罗汉果,作用:调节卤水或者香辣汤料的润口感,或用来制作爽口、润口的炖汤。

辛辣料:辣椒、白胡椒、黑胡椒、花椒芳香料:香茅、莳萝、荜拨、香叶、荆芥、百里香、孜然、丁香、小茴香、肉豆蔻、白豆蔻、草豆蔻、八角、云木香、辛夷、甘松、排草、砂仁、薄荷、紫苏、香菜籽、芹菜籽、红豆蔻、五加皮祛异料:白芷、川芎、良姜、草果、南姜、桂皮、月桂、干姜、山柰、独活、桂枝调色料:姜黄、红花、黄栀子、紫草其他料:甘草、陈皮、干淮山、当归、罗汉果

不同的香料不仅下锅炒制的时间不同,而且还需要把握以下原则:

1,两类香料分开炒制

芳香类香料的炒制时间比较长,苦香类香料的炒制时间比较短,分开炒制是为了避免因加热时间过长温度升高,而造成苦香料未除净的苦涩味渗出。

2,出香慢的先下锅

由于香料出香的快慢有所不同,故出香慢的香料应先下锅炒制,出香快的香料后下锅炒制,这样才能使香料出香趋于大同,从而保证火锅或卤水的风味不变。

具体来说,在炒制芳香类香料时,出香慢的八角、桂皮等应当先放,而出香快的小茴、香叶、香茅草等则应后放;

在炒制苦香类香料时,出香慢的豆蔻、草果、砂仁等应当先放,而出香快的山柰、白芷、高良姜等则应后放。

卤和酱是一个意思么

不是。

酱和卤都是以老汤炖制,然后再浸泡出成品的一种加工方式。南方地区经常会使用卤的方式来制作熟食,而北方地区却大多使用酱的方式来加工食品。所以素来有“南卤北酱”的说法。

酱和卤有以下几个区别。

一。料汁使用不同

①。酱的食品颜色比较重,而且所用的酱汁也是现用现做的,在原料酱熟之后,会将汤汁收干,在包裹在原料表面,从而提高菜品的食用口感。

②。卤的食品颜色比较淡,而且要保留卤汁,也就是(老汤卤),并且卤汁保留的时间越久(也就是使用的时间越长),卤出的食品味道就会越好,有的卤味老店,一锅卤汁可以使用几十年。

二。食材使用不同

①。卤制食品,可以使用动物性原料,例如:牛肉、鸡肉、鸭肉、鹅肉,动物禽类的内脏等。还可以使用植物性原料,例如:豆腐制品、粉类制品,还有藕,土豆等。

②。酱制食品主要使用动物性原料,也就是动物类的肉、骨头、头蹄、还有鱼类禽类等食材。

三。成品不同

①。在制作酱制品时,因为所使用的香辛料偏高,所以成品的酱汁味比较浓,调料味重,而且食用口感偏咸,成品颜色红亮。

②在制作卤制品时,我们使用的盐水,调味料和香辛调味料的数量比较少,所以成品的色泽较淡,调料味轻,卤汁味比较浓。

卤肉和腌肉的区别

卤肉是用各种的作料如:十三香类包好放如水中煮出味道耒,再将肉放入煮到八层熟就行。

腌肉是进入腊月后将肉用盐洒在整个肉的面上,放在磁盆里每天上下翻动的腌上个把星期后,拿出去天天放太阳下晒干为止。这就是卤肉和腌肉的区别所在。

熏酱和卤的区别

酱和卤两种技法其实是非常相似的,但是细细比较,它们在操作上还是有一些不同点。所以自古以来,就有北酱南卤的说法。

一是从用料来讲。酱法只用生料,且仅限于禽畜肉类原料及内脏。而卤的用料就非常多样,既可以卤制生料,也可以卤制熟料,而且可以用来卤的食材非常多样,除了禽畜肉类及内脏外还可以是禽蛋、豆制品、菌菇、海鲜等。

二是从香料和调料来讲。酱汤常用的香料就是基本香料,而熬制卤水使用的香料就非常复杂,除了常规使用的香料外,往往还会添加类似香茅、蛤蚧、南姜和一些中药材。在调料的选择上,制作酱汤的调料就是简单的盐、糖色、酱油和鸡粉,而熬制卤水的调料相对来说比较复杂,除了盐、糖色、酱油和鸡粉,还会根据所卤食材的不同加入鱼露、花雕酒,甚至还有鲍鱼酱、排骨酱。

三是从味型来讲。酱汤的味型相对来说比较单一,就是咸鲜味、五香味两种。卤水则分为白卤和红卤两种,根据调料的不同,呈现更加丰富的味道。

声明: 本文由华垠鸿业独家原创,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1
 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