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肉类有国家层面的检疫标准
我国目前实施的肉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有:
GB2726-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熟肉制品
GB20799-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肉和肉制品经营卫生规范
GB/T29342-2012肉制品生产管理规范
当前,国内肉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有掺假肉、兽药残留以及变质三大类,存在于屠宰、生产及流通全环节。
肉类掺假是肉品质把控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,市面上一些不法商贩通过往肉里面注水来增加重量,或者用低廉价格或者品质不好的肉去冒充高品质的肉制品,以牟取暴利。
针对猪肉、牛肉、羊肉等肉类中的瘦肉精、抗生素等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。
动物性食品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,在腐败过程中,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氨以及胺类等碱性含氮物质。通过检测此类物质可以判断动物性食品是否变质。
《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》对所有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做出了限量规定,有些还明确了内脏、肌肉组织的不同限量;与肉及肉制品相关的非法添加物质包括硼砂、酸性橙II、孔雀石绿、瘦肉精、敌敌畏等也是检测项目。
畜禽肉等肉和肉制品的质量控制关键项目
畜禽肉等食用农产品的关键检测项目为水分、兽药残留(如氯霉素)等;肉制品易出现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重点指标包括:色素、防腐剂,同时应高度关注非法添加物质(如敌敌畏、瘦肉精、硼砂等);另外,还需谨防其它低价肉假冒掺杂牛羊肉。
酱卤肉制品的国标
你好,中国国家标准《酱卤肉制品》(GB/T22570-2008)是酱卤肉制品的国家标准,其中规定了酱卤肉制品的名称、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标志、包装、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内容。
卤肉亚硝酸盐为什么有国家标准
1、酱卤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国家标准是GB2733-2015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的限量》。该标准规定了不同种类的食品中亚硝酸盐的限量,其中包括酱卤肉制品。根据该标准,酱卤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限量为150mg/kg。这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,因为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质,过量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。
2、因此,在生产和销售酱卤肉制品时,必须严格控制亚硝酸盐的含量,确保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
酱卤产品包装标准
酱卤产品的包装标准可能因不同的地区和国家而有所不同。然而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包装标准和要求,供参考:
1.标签要求:包装上需要有清晰可读的标签,标注产品名称、品牌、批次号码、净重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原材料和成分、保存方式、生产者信息等必要信息。标签应以国家规定的语言和字体进行标注。
2.安全封口:包装应具备安全封口,以确保产品的密封和卫生。常见的封口方式包括热封、密封膜、易拉罐盖等。
3.包装材料:适合食品接触的材料应作为包装材料,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。常见的包装材料包括塑料容器、玻璃瓶、金属罐等。
4.保质期和储存要求:包装上需要标注产品的保质期和适宜储存条件,例如存放温度、避光、防潮等。消费者应按照指示储存和食用产品,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。
5.卫生要求:包装过程需要符合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,以确保产品不受污染和感染。
需要注意的是,每个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食品法规和标准,所以确切的包装标准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。为了确保符合当地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要求,建议生产商和供应商咨询当地的食品监管机构,以了解具体的包装标准和要求。
驴肉送检鉴定标准
色泽鉴别新鲜驴肉——呈红褐色,脂肪颜色淡黄有光泽.次鲜驴肉——肌肉部分呈暗褐色无光泽.
气味鉴别新鲜驴肉——肌肉脂肪滋味浓香.次鲜驴肉——肌肉脂肪平淡或无滋味.
组织状态鉴别新鲜驴肉——肌肉组织结实而有弹性,肌肉纤维较细有弹性.次鲜驴肉——肌肉组织松软而缺乏弹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