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正宗广式腊肉的配方窍门
做广式腊肉,好吃的关键在腌制,做法配方无保留全公开,成品色靓味香,比买的还好吃,教你存放方法,存放一年也不坏哦!
做广式腊肉最好是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,可以买回来再切成1.5至2厘米宽的小条,不会切或怕切得不好看,最好让卖猪肉的摊主帮忙切好,再带回家。
将切好的五花肉放入盆里,倒入温热的水来清洗会更干净,同时也要把猪皮刮洗干净,换两三次清水清洗干净,沥水备用。
准备几根干净的绵绳和一根筷子,然后拿起一条五花肉,用筷子在五花肉的头部扎个洞,利用筷子带动绵绳从这个洞穿过去,再绑上一个结。全部五花肉都穿好绵绳,找个阴凉的地挂起来,晾干五花肉表面的水分。
晾了差不多一个小时,五花肉表面的水分基本都风干了,再放入干净无水的小盆里,开始腌制。
加入20克白糖,戴上一次手套,直接下手抓拌,充分抓拌均匀后,静置腌制一个小时。
一个小时后,再来加入10克细盐、50毫升的高度白酒、100毫升的靓生抽,再次充分抓拌均匀。(这生抽的量有点多了,其实50毫升也够了)
完全抓拌均匀后,盆口封上保鲜,再放入冰箱冷藏腌制,最少也要腌制12个小时至48个小时,腌制时间长一些会更入味哦。
等五花肉腌制入味后,也已经完全上色了,趁着晴天或风大的日子,拿到有太阳的地方挂起晾晒。晒腊肉的第一天,一定要放在有太阳的地方。小蓝的租房,条件有限,放在向阳的窗口处晒。第二天就不用了,可以放到通风的地方,风干就行了。
第一天风比较大,晒一天就有这么干了,收回来,放到通风的地方或用袋子裹好,放入冰箱冷藏保存。
第二天,准备一个小碗,加入一些生抽和高度白酒混合,再次把每一根腊肉都均匀刷一遍,起到进一步上色的作用。其实,大家也可以不放生抽,直接刷一些白酒,再拿去晾晒。
天气晴朗,风又大,晒了5天就晒干了,一般要晒上7至10天,完全晒干后,放入保鲜袋并绑结密封好或抽真空,再放入冰箱冷冻保存一年也不坏哦。切记,一定要在天气好的时候才做腊肉,不然就浪费猪肉,毕竟现在猪肉可贵了。
二、正宗广式腊肉腌制方法
主料:猪肋条肉(五花肉)(5000克)
调料:白砂糖(200克)盐(125克)酱油(150克)白酒(100克)八角(10克)桂皮(10克)花椒(10克)
1.选料与切条:原料采用不带奶脯的肋条肉,切成宽1.5厘米、长33至38厘米的条状。要求条的宽容均匀,刀工整齐,厚薄一致,皮上无毛,无伤斑。切成条坯后,在顶端硬膘右边,斜刀穿皮打成0.3至0.4厘米的小眼穿上麻绳便于悬挂。
2.腌制:条坯以25千克为单位,放在盛器内分批洗涤。先用牛0至50℃的温水将硬膘泡软,然后将条坯上的浮油洗净,放在滤盘上沥干水分,再按规定西方拌料。拌料时应先将腊肉坯放在盛器内,再将糖、盐、酱油、硝酸钠和白酒等配料混合均匀,倒入缸内,用手拌匀,并每隔2小时上下翻动一次,尽量使料液渗到条坯内部。腌制时必须分清等级和规格,确保质量。腌制8至10小时即可扣绳。绳头扣在洞眼中,长短要整齐,如发现腌制时间不足仍可以放入腌缸得腌至透再出缸。
3.烘焙:腊肉坯腌制出缸后,即可开竹。每根竹竿可挂5千克左右,送入烘房。竹竿要排列整齐,每竿距离相隔2至3厘米,进烘房后应立刻将石棉布帘放下。烘房温度保持在45至50℃,温度开始高,而后逐步降低,正确掌握烘房温度是决定成品品质的关键。操作人员经经常检查肉坯的干湿程度,如温度过高,火力太旺,则滴油过多,影响成品率。如温度过低,则容易发生酸味,而且色泽发暗,影响质量。烘焙时应分清级别,以防混淆。腊肉坯进烘房经14小时左右,视条坯干燥情况即可升至第二层继续烘焙。升层时里外竹竿相互调换位置,使条坯受温均匀,再经24小时左右即可出房。成品出房时须掌握先进后出,分清级别,分批出房。并检查是否干透,如发现外表有杂质,白斑、焦斑和霉点等现象时,应剔出另外处理。
4.贮存保管:(1)腊肉贮藏时应注意保持清洁,防止污染,同时要防鼠啮虫蛀。如吊挂干燥通风阴凉处,可保存3个月;如用坛装,则在坛底放一层厚3厘米的生石灰,上面铺一层塑料布和两层纸,放入腊肉条后,密封坛口,可保存5个月,如将腊肉条装入塑料食品袋中,扎紧袋口埋藏于草木灰中,可保存半年。(2)腊肉需要外运时最好装马铃薯板箱,四周衬腊纸以防潮,但在装箱时如发现腊肉回潮时,还必须重入烘房烘干,待冷却后再行装箱。否则在运输途中容易变质。
提示:硝酸钠是一种盐,是一种食品添加剂。加多危害人的健康。
口感:色泽金黄,条头均匀,刀工整齐,不带碎骨,肥膘透明,肉身干燥,肉质鲜美可口,有腊制香味。
猪肋条肉(五花肉):猪肉不宜与乌梅、甘草、鲫鱼、虾、鸽肉、田螺、杏仁、驴肉、羊肝、香菜、甲鱼、菱角、荞麦、鹌鹑肉、牛肉、黄豆同食。
三、广式腊肉的详细做法及配料
主料:猪肋条肉(五花肉)(5000克)调料:白砂糖(200克)盐(125克)酱油(150克)白酒(100克)八角(10克)桂皮(10克)花椒(10克)制作工艺广式腊肉1.选料与切条:原料采用不带奶脯的肋条肉,切成宽1.5厘米、长33至38厘米的条状。要求条的宽容均匀,刀工整齐,厚薄一致,皮上无毛,无伤斑。切成条坯后,在顶端硬膘右边,斜刀穿皮打成0.3至0.4厘米的小眼穿上麻绳便于悬挂。 2.腌制:条坯以25千克为单位,放在盛器内分批洗涤。先用牛0至50℃的温水将硬膘泡软,然后将条坯上的浮油洗净,放在滤盘上沥干水分,再按规定西方拌料。拌料时应先将腊肉坯放在盛器内,再将糖、盐、酱油、硝酸钠和白酒等配料混合均匀,倒入缸内,用手拌匀,并每隔2小时上下翻动一次,尽量使料液渗到条坯内部。腌制时必须分清等级和规格,确保质量。腌制8至10小时即可扣绳。绳头扣在洞眼中,长短要整齐,如发现腌制时间不足仍可以放入腌缸得腌至透再出缸。 3.烘焙:腊肉坯腌制出缸后,即可开竹。每根竹竿可挂5千克左右,送入烘房。竹竿要排列整齐,每竿距离相隔2至3厘米,进烘房后应立刻将石棉布帘放下。烘房温度保持在45至50℃,温度开始高,而后逐步降低,正确掌握烘房温度是决定成品品质的关键。操作人员经经常检查肉坯的干湿程度,如温度过高,火力太旺,则滴油过多,影响成品率。如温度过低,则容易发生酸味,而且色泽发暗,影响质量。烘焙时应分清级别,以防混淆。腊肉坯进烘房经14小时左右,视条坯干燥情况即可升至第二层继续烘焙。升层时里外竹竿相互调换位置,使条坯受温均匀,再经24小时左右即可出房。成品出房时须掌握先进后出,分清级别,分批出房。并检查是否干透,如发现外表有杂质,白斑、焦斑和霉点等现象时,应剔出另外处理。 4.贮存保管:(1)腊肉贮藏时应注意保持清洁,防止污染,同时要防鼠啮虫蛀。如吊挂干燥通风阴凉处,可保存3个月;如用坛装,则在坛底放一层厚3厘米的生石灰,上面铺一层塑料布和两层纸,放入腊肉条后,密封坛口,可保存5个月,如将腊肉条装入塑料食品袋中,扎紧袋口埋藏于草木灰中,可保存半年。(2)腊肉需要外运时最好装马铃薯板箱,四周衬腊纸以防潮,但在装箱时如发现腊肉回潮时,还必须重入烘房烘干,待冷却后再行装箱。否则在运输途中容易变质。提示:硝酸钠是一种盐,是一种食品添加剂。加多危害人的健康。口感:色泽金黄,条头均匀,刀工整齐,不带碎骨,肥膘透明,肉身干燥,肉质鲜美可口,有腊制香味。